1月21日,南开讲坛第282讲邀请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医学化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教学名师唐玉海教授,为同学们作以“21世纪社会发展与人类健康”为题的讲座。
唐教授首先展示了一组数据——20世纪初,中国人均寿命仅为35岁;2016年3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6.34岁。人均寿命的大幅度延长与社会生活质量提高息息相关,其中,化学对于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尤其值得重视。
药物化学对于人类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教授以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为同学们介绍、讲解了四类在人类健康史上非常重要的化学药物:阿司匹林、百浪多息、抗生素、达菲。
化学药物对于人类健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化学家是如何开发新药物呢?唐教授谈到,一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药物,如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二是基于构效关系进行药物分子设计,如采用计算机药物设计法,针对艾滋病病毒HIV-1蛋白酶的结构,而最终得到的与HIV-1蛋白酶相匹配的抗艾滋病药物——沙奎那韦。
唐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各类传统毒品或新型毒品如海洛因(二乙酰吗啡)、杜冷丁(盐酸哌替啶)、冰毒(甲基苯丙胺)、安纳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对人类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他告诫同学们,为了社会和谐、民族昌盛、家庭幸福,一定要远离毒品!
“西安交大的唐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化学对人类健康的贡献,让我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唐教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在化学学习上不能盲目认同通俗的观点,而要通过严谨的研究,求得真理。”高一11班的王星宇同学写下这段感悟,相信和他有同样收获的同学不在少数。这就是南开讲坛的魅力,与各个领域的专家、名师面对面的交流,思维碰撞产生火花,在脑海里埋下思辨的种子,推开一扇又一扇未知领域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