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南开讲坛

南开讲坛丨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得者刘孝辉带领南开学子走向通往梦想彼岸的桥梁

图片1.jpg

山城重庆,两江流韵;山水相映,以桥为渡。山水各异,桥亦随形,于是铸就了重庆万千形态的桥。

1217日下午,“南开讲坛”第290讲如约而至。科学馆学术厅内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振奋昂扬:“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得者刘孝辉老师正为南开学子带来题为“桥梁——通往梦想的彼岸”的演讲。

图片2.png

刘孝辉先生,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重庆市桥梁协会专家委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桥梁设计、研究及施工管理工作,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重庆市优秀工程设计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

刘孝辉老师结合重庆的山、水城市地域特征,主持设计了一座座成为城市名片的跨江大桥,向世界展示了桥都风采,如菜园坝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郭家沱长江大桥等。刘老师筑造的每一座桥梁都是技术创新与美学设计的完美结合,为打造中国“桥都”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向同学们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世界桥梁,让同学们从感性上认识桥梁的四大家族——拱桥、梁桥、斜拉桥、悬索桥。在四种桥型的“世界第一跨”中,重庆一城就独占其二——朝天门大桥和石板坡长江复线桥分别为拱桥和梁桥的“世界第一跨”。

图片3.jpg

朝天门长江大桥

图片4.jpg

石板坡长江复线桥

重庆的桥历史悠久(2000多年)、数量众多(14000余座)、类型丰富、筑造技术水平高超,2005年,中国茅以升桥梁委员会评定“中国桥都”时,环视中华无出其右者,故傲视群雄、脱颖而出,从此“中国桥都”花落重庆,实至名归!

图片5.jpg

刘老师引领同学们从不同视角去赏桥,分别从儿童、游客、设计师和工匠的眼光出发,如数家珍地细细欣赏重庆一座座美丽又现代的桥:千厮门大桥采用减少对视线阻挡的流线型桥塔设计,使洪崖洞热度蹿升,营造了现实版的“千与千寻”;全世界最复杂的立交桥——黄桷湾立交,构筑起让导航也头晕目眩的多层立体交通、多层空间生活,使重庆自带多D魔性;渝澳大桥在重庆最具山地城市特点的地段,采用公轨分期共建的设计思想,作为第一座涂装桥,为重庆增彩添色;朝天门长江大桥以“重庆门户大桥”为设计创意,以“世界第一拱”大气开放的姿态向世界传递着重庆人民的热情,被誉为“古典艺术与现代造桥技术的完美结合”!还有以“虹贯山城”为设计主题、主城区首座采用拱桥的跨江大桥——菜园坝大桥,世界上主跨跨度最大的自锚式悬索桥——鹅公岩大桥,两位一体、稀索体系、牵手渝中半岛的双子桥——东水门长江大桥和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刘老师带领同学们从门外汉的走马观花走入桥梁设计师的思考和工匠建造的专注,从门外到门内,同学们更懂得了“桥”。

图片8.jpg

渝澳大桥

图片9.jpg

菜园坝大桥(陈伟 摄)

随后,刘老师讲述了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和钱塘江大桥的故事,通过了解这座“还没修完就考虑炸毁、还没炸毁就决心重建的桥”,同学们被茅以升所代表的中国桥梁工作者的拳拳爱国心深深打动。刘老师谈到,桥梁工程师既要面对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纵向深度要求,也要接受跨界融合带来的横向宽度要求。他鼓励同学们从远大的志向与情怀、扎实的桥梁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审美与文化素养,全要素设计眼界与能力,以及与时代最高科技融合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去培养和完善自我,努力成为祖国所需要的新时代桥梁工程师!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对比图

最后,刘老师说:“桥,是有温度的。爱桥,则爱生活,爱学习,爱奋斗!”他将茅以升老先生的一段话送给同学们作为演讲的结束语——

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