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的灵魂&最跨界的乡愁|田祥平校长对话艺术家傅榆翔,八大场面引千万网友围观
12月7日晚8点,“网络大V与艺术大咖的对话”网络主题活动(第一季)第二期直播在网友们的热切期待中顺利上线,“南开网红校长”田祥平、国际跨界艺术家傅榆翔围绕“从跨界到世界”,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高质量”对话。
直播中,二人观点碰撞、金句频出,吸引了包括新华网、新浪微博、网易新闻、川观新闻、四川观察、封面新闻在内的20多家重点网络媒体和津云、长江云等及看万州、渝北掌媒等数十家主流媒体、融媒体争相转发,全网观看量达1500万人次。
回顾整场直播,“八大场面”精彩纷呈、干货满满——
场面一
跨界艺术家的国际范儿
被誉为“最有趣的艺术家之一”
本期节目中,“国际跨界艺术家”傅榆翔带来了10余件由他创作的艺术品。这些作品,曾前往世界各地展出,并收获了盛赞。
2007年,傅榆翔的两幅油画送到东京都美术馆AJAC展出,在评委无记名投票后被提名为年度艺术家。
10年后的2017年,傅榆翔又有幸受邀参加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此后,他的作品《移民外星人》作品系列火遍威尼斯。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前文化参赞史芬娜博士曾说:“傅榆翔先生,一名杰出的艺术家。”
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国际策展人温琴佐·桑弗也曾评价:傅榆翔先生是一个全能艺术家,也是一个特别的雕塑家,他的作品不仅是放在客厅里的雕塑,也是具有伟大纪念意义的作品。
作为“全能艺术家”,傅榆翔在节目中也谈到了艺术品鉴,他认为每件艺术品都是有生命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作品本身的细节来完成一次心灵的对话。
场面二
“青狮白象”见证家乡情怀
艺术家建言重庆艺术发展
知名度有了,但傅榆翔却拒绝了所有留在外地发展的机会。
“我是个地道的重庆人,如果让我离开故乡,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傅榆翔在直播间动情地说,他更想为重庆的人文艺术多元开放和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国际跨界艺术家傅榆翔的“乡愁”远不止如此。
节目一开始,傅榆翔就带领网友们品鉴了重庆的代表性城市雕塑——“春夏秋冬”,它们伫立于重庆长江大桥的南北桥头。同时,傅榆翔也为重庆能拥有如此饱含时代气息的作品感到庆幸。
此外,傅榆翔还阐述重庆“青狮白象锁大江”的典故和传说。而位于两江新区的“青狮白象”雕塑就是傅榆翔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城市标志,也是他践行“家乡情怀”的例证。
当前,重庆正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并致力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傅榆翔建议,重庆本土艺术家,可以借力城市国际化的东风,多去国际上交流互动,共同营造属于重庆的国际艺术品牌。
“一座城市只有更加开放和多元,才能带来足够的感召力。”傅榆翔期待着,重庆有更多的艺术文化作品走向世界。
场面三
网红校长”聊“美育”
要培养有趣的灵魂
2021年,教育界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艺术必修”。
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作为本次直播节目的大V,也直播间里聊起了“美育”这个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
田祥平认为,“双减”后,更要提倡“五育并举”,让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比如一些艺术课程,绘画、乐器、舞蹈、陶艺、雕塑等。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美育应该怎么搞?田祥平以重庆南开中学为例,给出自己的答案——美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趣的灵魂。南开中学在美育中推行“选项教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
田祥平还在直播中“喊话”家长:“双减”背后,学校在教育中不减质量、不减责任,请家长们放心!
场面四
国际跨界艺术家的“小秘密”
用成长故事破除“唯分数论”
本场直播中的流量“高光时刻”,无疑是在育儿话题开启时。
“不要唯分数论。”这是两位嘉宾的共识。
尤其是傅榆翔,更是以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例,论证了这一观点。
“中学的时候,我可以说是‘物理最差的学生,画画最好的学生’。”傅榆翔说,正因他在美术方面的造诣与刻苦钻研的精神,让物理老师对他的印象也大有改观,和作为美术老师的妻子一起,鼓励他坚持发展兴趣爱好。
“正是两人‘不拘一格’的鼓励,让我更加自信,也成就了今天走向世界的我。”傅榆翔对此充满感激。
现在,傅榆翔也成了一名父亲,平日里,他会经常带孩子去国内外的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艺术机构参观,也会和孩子一起创作。
在傅榆翔看来,最好的艺术启蒙,就是让艺术成为孩子们的呼吸。
场面五
“网红校长”讲南开故事
直言“考试不是衡量学生的标准”
在节目中,田祥平也以一个南开故事诠释了“考试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绝对标准”这一观点。
1941年,南开中学高中毕业考试,谢邦敏物理考试交了白卷,还在试卷上填词一首——“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远非理组人。”老师魏荣爵没判零分,而是也写了一首诗作评语:“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
就这样,谢邦敏过了关,后来他考入西南联大法律系,成为新中国北京首任刑庭庭长。
田祥平告诉家长,要和学校配合,一起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发掘潜在的“天赋”。在田祥平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场面六
大V大咖备惊喜
多位网友获好礼
在直播间,人气最旺的环节之一就是为幸运观众准备的3轮抽奖。
田祥平准备了一本新出版的个人专著:《格物致知:一位中学校长给青少年的三门人生课》。
这也是田祥平结合自己多年的“树”人经验,以“要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家国情怀的世界青年”为理念著成的人生“课本”。
“很多人来问我,我们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的回答很简单——培养一个有趣的灵魂。”田祥平说,他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
傅榆翔也带来了一本个人雕塑专集《诗意的虫洞》,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节目最后,他还化身“书法家”,写下三幅墨宝赠予网友。
场面七
网红校长”聊“美育”
要培养有趣的灵魂
一位是国际跨界艺术家,一位是知名中学校长。在直播间里,两人碰撞出了艺术和美育的智慧火花,你来我往、金句不断。
场面八
品鉴艺术、家乡情怀、育儿宝典……
千万网友纷纷为直播点赞
在直播节目中,大V田祥平、大咖傅榆翔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让广大网友们看了艺术的魅力、美育的力量。同时,也展现了重庆越来越多元化的文化繁荣。网友们也纷纷评价,点赞这场“艺术盛宴”。
2008年我有幸第一次看到了傅榆翔老师的作品,便感受到了其中强烈的梦幻特质。
我是白象街的人,现在竟然在两江新区还能看见白象,感谢傅老师!
我的母校是南开中学,我一直记得田校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品万般味”的理念。
明年夏天,我的孩子将要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我庆幸来看了这场直播,尤其是傅老师的个人经历,让我更加坚信,支持孩子喜欢的,尊重他的爱好,才能让他看到世界,成就他的未来。
的确,有趣的灵魂应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获取幸福的能力。
那场《移民外星人》的装置作品展我也有幸看了,作为一名艺术类学生,我看到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多元”思维和人文精神。致敬!
大V大咖第一期节目我也看了,这期也同样精彩,我的两个娃从此有了新的偶像。
看到田校长要讲“双减”,启发最大的还是那句“选择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就能从中找到快乐!”
南开中学的那个故事,我要讲给孩子的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立帖为证!
本来以为就又一场普通对话节目,没想到竟然刷到“宝藏”了。这样的“跨界”对话既有说服力,又是一场艺术SPA。一万个赞送上!想默默问一句,下一期在啥时候?
(图文来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