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南开概况

张伯苓教育故事七则

张伯苓(1876-1951),天津人,中国现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在中国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这里辑录张伯苓先生教育故事数则,以飨读者,以资纪念。

国帜三易

1897年,甲午败绩,国事日颓,英、德、法、俄、日等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染指、妄图瓜分中国。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俄、法、德三国以迫使日本交还辽东半岛有功向中国索取报酬,德国租占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大连,法国租占了广州湾,而英国强租九龙与威海卫。帝国主义强盗的协议既成,清廷乃派大员乘通济舰去山东,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张伯苓随舰前往。船到威海卫的头一天,降下日本的太阳旗,升起中国的青龙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国的青龙旗,升起英国的米字旗。张伯苓目睹这场“国帜三易”的接收和转让仪式,亲眼目睹了这一丧权辱国的场面,悲愤填膺,张伯苓在后来的《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中回忆道:“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材。”张伯苓立志终身从事教育救国之宏愿,即肇始于此时。

图片48.jpg

张伯苓在北洋水师见习照片

中国不亡吾辈在

1916年,张伯苓被邀请到奉天(沈阳)青年会演讲,题目是“中国前途的希望”。张伯苓讲说中国青年对国家要负上责任,鼓励青年要树立的远大志向和爱国理想。张伯苓演讲中一句“中国不亡吾辈在”让浪子回头,对当时十六岁的少帅张学良发生极大的影响。自始年轻的张学良对张伯苓深表景慕,并一生以张伯苓学生自称。

 

奥运三问

南开重视体育,张伯苓重视体育,这是不争之事实。至于中国“奥运三问”是不是张伯苓提出的,究竟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久悬未决的问题。

据组织第一次全国运动会的人士在《申报》(1910.7.17)上发表的《中国运动大会之先声》记载,“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独得锦标?”“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清晰的中国“奥运三问”被首次明确提出并在中国传播开来,产生一定影响。

而更早的1908年9月30日,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干事饶柏森Robertson给美国总部发回的年度报告有这样记载:“中国何时派一位胜利选手参加奥运,中国何时派一支胜利队伍参加奥运,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邀请世界各国选手到北京参加比赛。”其时,中国的“奥运三问”已经成型“二问”,只是因为这份发往美国的报告在当时并未产生影响。

最不应该忽略的是1907年10月24日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第五届联合运动会闭幕式上张伯苓的演说《雅典的奥运会》,部分内容被1908年《Tiantsin Young Men》记载:“此次运动会的成功,使我对我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中国人应该加紧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也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回头再看中国“奥运三问”的提出问题,似乎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奥运三问”可能是中国现代体育先行者集体的追问,但张伯苓先生一定是首倡者、是先驱、是“中国奥运第一人”!

图片49.png

与学生一起戒烟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图片50.jpg

爱国三问

1935年,日寇魔爪伸向华北,其天津指挥部和兵营就设在南开大学、南开中学之间的海光寺。这年开学典礼,张伯苓问了全校师生三个问题,顿时激起全场共鸣,燃出爱国斗志。

张问:“你是中国人吗?”

师生答:“是!”

再问:“你爱中国吗?”

师生再答:“爱!”

又问:“你愿意中国好吗?”

师生又答:“愿意!”

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南开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新时代新征程,南开人矢志爱国奋斗,将“爱国三问”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续写新的辉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贡献。

图片51.jpg

南开的帐,五分钟可查

南开虽为私立学校,但并不是生财赚钱的工具。南开的经费完全公开,每年的账目都放在图书馆里任人查看。张伯苓曾说,谁要是查当月账目,他可以五分钟之内告诉你,这确实不是大话。他以身作则节约学校的每一个铜板。他每月取于学习的报酬,只是中心校长的一份薪水。大学成立后,他也只在此之上加三、四十元,相当于当时大学毕业生工资的二分之一。他每次到北京办事,为替学校省钱,总是住在前门外施家胡同一个普通客店,每天房费一元。张伯苓常常在外为学校募款,几千、几万、几十万元,都分毫不差交到学校,未有一文入了私囊。

图片52.jpg 

七元六角

伯苓校长执教一生,言传身教,师德师表,是“允公允能”为国为民的表率。为了严格执行不准抽烟的校规校纪,他折断自己的烟杆,带头戒烟。他终身布衣,艰苦朴素。他兼职很多,只领一份中学校长的微薄薪水。他白手起家办起南开系列学校,全部交给了国家。73 岁高龄退休,没有领一文养老金,两袖清风,全靠子媳供养。1951年2月23日辞世,家无半点积蓄,口袋里只有7元6角钱和两张戏票。他留下遗言:“今日之人民政府,为中国前所未有之廉洁良好政府”,“凡我同学友好尤宜竭尽所能,合群团结,为公为国,拥护人民政府,协力建设富强康乐之新中国”。

张校长无私奉献的爱国教育家的风范,令人怀念和钦佩。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