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紫家长学校丨清华专家彭凌、李焰助力孩子科学备考,打赢“心态之战”
“家长和孩子之间要像两个国王之间一样对话,要尊重彼此的独立性。”4月12日,高考临近之际,“青莲紫”家长学校举行生涯成长课堂。清华大学六部门“导学热线”咨询专家、原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彭凌,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首席专家、教授、博士李焰助力孩子科学备考,打一场漂亮的“心态之战”!
主题演讲:彭凌《清华和清华人在干什么》
清华力量:服务国家战略的“隐形脊梁”
彭凌以清华校友的卓越贡献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清华人在国家重大工程战略中的核心角色。她列举了众多清华校友在航空航天、深海探测、天文研究、超级计算、生物医学等“大国重器”领域默默耕耘,不断践行“行胜于言”校风,成为国家发展的隐形支柱。她指出,清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
科研突破:从“卡脖子”到全球领跑
彭凌指出,清华大学在诸多关键领域实现了“逆袭式”创新。人工智能团队开发的“天机”芯片实现类脑计算,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突破;ChatGLM千亿参数对话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被誉为“21世纪第八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清华土木工程系团队首创“半刚性”隧道结构方案,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和首创水土水下结合监测系统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打破美国技术封锁……彭凌特别提到,清华超算团队7次斩获国际冠军,计算机科学排名全球第一,高温气冷堆技术助力中国核电领跑世界,“这些成果印证了清华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蜕变”。
清华精神:自强不息与家国情怀
彭凌以薛其坤院士为例,讲述其从山村少年到科学巨擘的逆袭之路——历经三次考研、七年读博,最终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她强调,清华在百余年积淀中形成的宝贵的清华精神,一是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二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三是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四是人文日新的卓越追求精神。她分享自身坚持每日万步持续11年的习惯,呼吁家长培养孩子坚韧品格:“清华人要为国家再奋斗50年,而你们的支持是孩子走向卓越的第一步。”
李焰专题讲座《家长积极调整心态,与孩子联手共创辉煌》
从“指挥官”到“合作者”:重构亲子关系
李焰通过几个特殊案例警示高压教育风险,提出“国王对话”理论,强调家长需放下权威,以平等姿态倾听孩子需求。要以与孩子谈“恋爱”的心态参加“备考”,允许孩子自主规划学习节奏,避免“卫生间盯梢”式监控,“唯有信任才能激发内驱力,而非恐惧”。
从“满分焦虑”到“适当赋能”:强化期待管理
针对家长普遍存在的“清北执念”,李焰建议用“动态期待”替代固定目标。她表示,家长降低期待反而会缓解亲子冲突,“当家长笑着接受现实,孩子从‘失败者’变成‘进步者’,最终将实现逆袭。”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成长契机:要有长远视角
李焰引用心理学家班杜拉“终身成就理论”,指出人格培养比分数更重要。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她建议家长应该把眼光放长远,战略上藐视高考,战术上重视高考。“高考只是人生一站,真正的成功属于终身学习者。”作为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好孩子的榜样,而不是以高考的成败定义未来的一切。
此次生涯成长课堂采用真实案例与科学策略结合的方式,为家长提供“清华视野”与“心理工具箱”。彭凌从国家高度诠释教育使命,李焰聚焦家庭场景破解焦虑困局,二者共同指向一个核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眼里有光、心里有火”的终身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