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亮相!从理念到实践,全景呈现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南开探索”
8月22—23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行动启动活动在重庆南开中学举办,来自全国教育领域专家、学者、领航行动各省级组织单位负责人及领航培育区(校)代表等近千人参加活动,共同见证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行动的启动。活动上,数十位行业专家作了主旨报告、案例展示以及方案交流。
22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副主任肖航,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蒋云芳一行在重庆南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力的带领下,参观了数智教育联盟控制中心、木工室、极地科考展览馆、张伯苓纪念馆、校史陈列室等文化场馆和特色功能室,重点调研了重庆南开中学教育数字化建设工作。
学校详细介绍了自研人工智能系统对教育教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并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学生培养、评价改革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包括“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技术框架的应用、AI辅助个性化学习的探索等,生动呈现了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具体路径。肖航、蒋云芳对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尤其是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可以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肖航、蒋云芳一行在重庆南开中学参观调研
23日,领航行动启动活动特色展示部分——“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南开探索”主题活动在午晴堂举行。今年7月,重庆南开中学被评为全国首批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培育校,本次活动既是央馆智能研修活动的延展落地,也是案例学校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
重庆市合川区委副书记秦敏,市教育评估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云生,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美玲,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谷林,西湖大学学生事务部副主任、本科生书院行政副院长徐愿濛,西湖大学工学院人工智能系特聘研究员林涛,合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吴志琼,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高中生物教研员徐爱琳,重庆南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力,副校长吴燕春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500多所中小学的教育领域专家和学科骨干教师近千人参加活动。
重庆南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力作题为《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有教学主张的大先生》的报告。报告以智能研修展开话题,阐释以教育家精神底层逻辑构建促成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的南开中学特色评价体系。肖力提到,教育家是教师职业的崇高追求,教育学生要顺性而为,要因材施教、启智润心。南开教育以“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为校训,追求“教学易而收效宏,费时少而成就多”,以“整体优秀、拔尖显著、特长突出、素质全面”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立体教育维度,构建知——情——志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打造“四有•五品”课堂评价体系,通过建设“三个学校”,将学生、家长、教师三方拧成一股绳,不断提升南开“品相”。当前的南开,正聚焦赛道拓展和教学评价改革,学校将赛道从教室搬出来,为学生打造成长空间,“各种场馆长满人、所有赛道有人跑、各个场景都育人”的愿景已具雏形;同时“四有•五品”课堂评价体系和智能评测系统也日臻成熟,南开校园正在向轻松的学习之园、舒适的教学之园、青少年的成长乐园逐步迈进。
重庆南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力作报告
重庆南开中学生物教师王爽带领学生现场展示了高一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例。王老师的课堂,借助智能技术打造互动高效课堂,将教材解析、教师讲解、AI应用相结合,真实展示了现代AI技术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同时展示了重庆南开中学AI•NK大模型在课堂教学中解析问题、激发思考和总结归纳等方面的表现。
生物教师王爽展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课例
重庆南开中学现教中心主任雷扬现场介绍和演示了南开“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系统。他从“四有·五品”课堂的底层逻辑出发,系统介绍了“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系统的逻辑建构、技术锚点、逻辑架构和特色与优势,并以王爽老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为例,现场演示了“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系统的操作流程。
重庆南开中学现教中心主任雷扬做介绍和演示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徐爱琳和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谷林基于智能研修平台生成的AI分析数据,对展示课例精准点评。徐爱琳结合智能精准教研系统分析的数据和其当地的教学实际,从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和学习为本、素养落地两个维度出发,根据摆证据——说结论——析原因——炼策略的逻辑,对王爽老师的课例展示做出高度评价,并提出适当建议。谷林从认知世界出发,以逻辑学、统计学、哲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为切入口,引经据典,对AI辅助课堂教学和“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系统的未来发展提出更深思考。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徐爱琳点评展示课例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谷林点评展示课例
市教育评估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云生,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王美玲,西湖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林涛分别以《数字化课堂评价的范式跃迁:从“教学相长”到“人机共长” 》《数智时代教育教学变革:高校AI赋能经验与课程建设新范式》《智教融合 育见未来——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题,对数智时代教育变革新路径作了剖析。
刘云生——数字化课堂评价的范式跃迁:从“教学相长”到“人机共长”
“课堂教学到了千年变局时代。”刘云生谈到,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传统课堂的“教学相长”逐渐演变为现代“人机共长”。伴随着AI的加入,原本单一的“学生——教师”互动课堂变得更加复杂,但人机协同也将促进学生、教师以及AI的共同成长。他谈到:“‘人类’与‘类人’的机器共生共长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未来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书写这个属于伟大变革时代的华美篇章。”
王美玲——数智时代教育教学变革:高校AI赋能经验与课程建设新范式
王美玲对北京理工大学的基本概况和人工智能发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她谈到,AI将全面重塑教育科技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正在不断努力,展现其在数字化时代的务实与担当。学校积极建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加快构建知识图谱、能力图谱和问题图谱,为学生打造更全面的24小时智能学伴。她表示,虽然AI赋能教育优势显著,但是学生的思考不可替代,教师角色不可替代。
林涛——智教融合 育见未来:人工智能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西湖大学应时代需求而兴,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为办学特色,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林涛谈到,当前教育正在变革的关键期,AI赋能教师,就是赋能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但究其根本,学生才是赋能的主体,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长成才是永恒不变的。他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当前教育领域的不同运用场景,还基于当前的技术手段,对AI赋能教育教学提出很多有趣的设想,为在场听众提供了不少启发。
活动上,重庆南开中学与北京中庆现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实施指南》发布仪式、重庆南开中学AI•NK智能研修“数智联盟”线上签约仪式同步进行。期待多方合作,携手共建,共同构建教育数智化发展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