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体艺

再创历史 全国亚军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见证南开足球在绿茵场上的成长

9月29日,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决赛打响,南开中学与清华附中迎来终极对决。当终场哨响的刹那,记分牌定格在1:2的遗憾比分,重庆南开中学足球队的小伙子们紧紧相拥,眼中闪烁着泪光与骄傲——这支平均年龄不足17岁的队伍,不断突破历史,带着南开足球人的希望,以黑马之姿一路过关斩将,在小组赛中力克多支俱乐部梯队,最终斩获亚军。

作为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联合打造的“体教融合”核心赛事,本届中青赛(U17组)汇聚全国165支劲旅,既有体系成熟的职业俱乐部梯队、传统足球强校,也有专业体校与社会青训队伍。赛前,“校园足球队八强即天花板”的声音成为外界共识。而南开少年们立志用汗水与坚韧,在全国舞台上擦亮重庆校园足球名片!此次斩获亚军不仅是南开足球的里程碑,更是重庆校园足球首次站上国家级青少年顶级赛事亚军领奖台。

1.jpg

国家战略:足球梦托举强国梦

“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为中国青少年足球事业指明方向。自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全国1.3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南开中学正是这场足球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当小将们在决赛场上奋力拼杀时,他们脚下的绿茵场,早已与“体育强国”的宏大叙事紧密相连。

学校沃土:匠心培育足球新苗

成绩的背后,是学校对“体教融合”的深耕细作。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南开中学早已将足球教育融入血脉。多年来,学校坚持“学业不松、训练不放”,为足球队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衔接培养体系,通过改造2块标准化足球场、配备专业教练团队,充分保证队员的训练效果。通过制定“弹性学业计划”——比赛期间安排老师线上补课、赛后组织专题辅导,确保队员“踢球不耽误学习,升学不影响踢球”。正如队员们所说:“在南开,我们首先是学生,再是球员,这份双重身份让我们在球场上更懂坚持、更会协作。”

此外,学校还注重将足球文化深度融入课程体系与校园生活,让足球成为南开学子成长的“必修课”——让更多孩子在绿茵场上学会拼搏、懂得协作。通过组织班级联赛、足球亲子嘉年华等活动,让足球运动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南开学子表示:“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从操场到赛场的阶梯,在这里,每个热爱足球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绿茵鏖战:汗水浇灌梦想之花

决赛对阵清华附中,南开小将们展现出惊人韧性,保持着高昂斗志,每一次拼抢、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射门都全力以赴。尽管小将们不断发起进攻,但最终遗憾未能改写比分。当裁判吹响终场哨,队员们带着遗憾肩并肩向观众席鞠躬致意,看台上“无体育,不南开”的呐喊再一次响起。

赛场上的出色表现,源于平日训练的刻苦努力。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绿茵场上总能看到队员们刻苦训练的身影。他们反复磨炼基本功,仔细研究战术配合,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这种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正是校园足球精神的真实写照。

成长礼赞:奖牌闪耀育人光芒

“比起奖牌,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更加珍贵。”现场观赛的家长团感慨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足球运动能“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南开小将们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落后时不气馁,领先时不骄躁,失利时不失态。赛后,一位家长的话掷地有声:“今天你们不是败给对手,而是赢了成长。这块银牌,分量一样沉甸甸!”

颁奖典礼上,当亚军奖牌挂在队员们胸前,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们脸上。一份现场观赛的家长激动地说:“校园足球不是追名逐利的赛场,而是立德树人的沃土。今天的绿茵场上的拼搏,正孕育着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南开中学将继续深耕校园足球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像南开小将这样的足球少年,将在绿茵场上书写青春的绚丽华章。

师生感言:热血青春志在拼搏

南开足球队队员叶子禾:站上全国赛场,我们心怀梦想热血沸腾。热身时,我环顾着我的队友们——后卫线的兄弟们眼神坚毅,中场的伙伴们跑动积极,前锋线的尖刀们跃跃欲试。我们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而战。作为守门员,我能从他们回传的力量和跑位的果断中,感受到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我们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更知道,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我们记住今天的激情,记住彼此信任的感觉。成绩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最好褒奖,但它更应该成为我们通往更高舞台的阶梯。我们的心凝聚在一起,未来,我们无所畏惧!

南开足球队队员黎瀚阳:披上南开球衣站在绿茵场上,创造重庆校园足球历史那一刻,我更懂团队足球的意义——不是某个人的闪光,是后卫补位时的呐喊、中场传球时的默契,是落后时没人垂头的韧劲。这次并肩作战,看到队友们眼里的拼劲,就知道这份热爱在传承。未来哪怕隔着千里,我也会记着这份默契,也相信南开足球会带着这份团结,在更多赛场拼出更亮的成绩。

南开足球队队员蒲尚恩:我们这一路披荆斩棘,面对上海海港、大连英博等职业梯队敢打敢拼,成为本届赛事最大黑马,与清华附中一同站在决赛舞台,很遗憾,我们就差最后一步。随着第四届中青赛的落幕,在领奖台上手握亚军奖牌,所有的汗水都有了回响。可当目光又掠过身旁不属于我们的金杯,总忍不住回想那些“就差一点”的进球机会。但我相信,全国亚军不是终点,而是属于南开足球、属于校园足球的新起点,对于我们而言,这份荣誉已经超越了名次本身,我们会带着这份突破的勇气,继续在课堂与球场间奔赴热爱。

教师感受:

南开中学物理教师李成丰:我以班主任和一位忠实球迷的双重身份,向南开足球队致以热烈祝贺!你们在绿茵场上的团队协作与奋力拼搏,恰如力学中完美的矢量合成,凝聚成了无可匹敌的南开力量!你们在中青赛上力克强敌、挺进总决赛的卓越表现,完美展现了南开足球的底蕴与风采。过程的拼搏与收获,是比奖杯更为珍贵的人生财富。大赛的辉煌已成序章,人生更大的赛场正在前方。愿你们将这份非凡毅力与专注带入接下来的学习备考中,在足球统考与高考的“双线战场”上续写南开传奇!

南开中学地理教师马罗:教育的意义,不只在课堂。这片绿茵场教会我们:纯粹的热爱与坚持,足以撼动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墙。它告诉每一个孩子:专注与坚持,能让看似遥远的梦想触手可及。同学们为母校、为同窗声嘶力竭的呐喊,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地凝聚着集体之心。 教育的真谛,在于为每个青春点燃梦想,并找到驰骋的赛场。愿我们的足球勇士,带着这份亚军的荣光与积淀,从南开这片沃土再次出发,在更大的人生赛场上,续写更为璀璨的篇章!

南开中学历史教师杨立:终场哨音透过网络传来,屏幕上的比分定格在1:2。办公室里,瞬间寂静,随即爆发出持久而真挚的掌声。此情此景,让我心潮难平。作为南开教工足球队的队长,我每周组织训练,与队友们在场上传射奔跑,正是用这最朴素的行动,亲身守护和传递着“无体育不南开”的火种。而我的课表也因此独特——既有引以为傲的历史课,也有响应学生热情而开设的足球课。从青史智慧到绿茵战术,我愿为他们构筑一个完整的精神与体魄的世界。沉甸甸的亚军奖牌,是青春的勋章,更是对我们所坚守的体育精神最辉煌的回应。孩子们,加油!你们在日新月异地奔跑,所有南开人为你们骄傲!

南开中学英语教师吴华军:“无体育,不南开”。这句响亮的口号在南开校园绝非虚言。体育,早已超越了强身健体的单一维度,成为凝聚集体、塑造品格的重要力量。赛场上队员们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赛场边同窗们发自肺腑的呐喊助威,共同编织成强大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这份由体育激发的凝聚力,让南开学子的高中岁月充满了昂扬向上的青春活力与奋斗激情。它不仅缓解了学业压力,更在潜移默化中锤炼了意志,增进了情谊。体育,在南开,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点亮青春、赋能未来的璀璨光芒。

南开中学政治教师徐盛之:作为思政课教师,在屏幕前观看这场青春对决时,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足球比赛,更是一堂生动的"公能"实践课。这场比赛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何为"不以成败论英雄"。当队员们拼尽全力直到最后一刻,当他们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风度和尊严,这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的诠释。爱国爱校,体现在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每一滴汗水里;团结协作,融入了每一次精准传球和默契配合中;顽强拼搏,镌刻在即使落后也永不放弃的身影上。少年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强大不是永远不败,而是屡仆屡起、越战越勇。这是南开精神的传承,也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模样。相信这段经历会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绽放南开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