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体艺

全市第一 全国第二丨南开学子在全国化竞决赛摘得5金3银,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

10月24日-29日,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举行,本次赛事汇聚全国的608名优秀学子。南开中学8名同学代表重庆出征,斩获5金3银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集训队人数全市第一、全国第二。

董珂含、王罗峥皓、张晋源3名同学以全市前5的绝对领先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清北保送资格。周博睿、卓越谦2名同学获得金牌,李思锦、刘苇航、杨双齐3名同学获得银牌,5名同学均获得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

截至目前,高2026届化竞已获5金3银,进入决赛获强基破格资格73%;进入国家集训队4人,入选国家集训队获保送生资格占比36%。

学子感言

董珂含(高三20班):这一年走过了彷徨、疲惫与忐忑,但现在的感觉只剩下如释重负的欣喜。有幸,这一年的汗水换来了期望的结局,弥补了遗憾。相信每一份为热爱的付出都不会被辜负。

王罗峥皓(高三20班):学路漫漫,获奖是对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当然这份荣誉也同样应分享给一直以来为我们提供无限可能的学校,打下坚实基础的教练和搭建稳定平台的家长。但获奖当然不是终点,今后我也要发扬南开精神,继续勇攀高峰。

张晋源(高三20班):一年的查漏补缺终于填补了去年的遗憾,努力换得了令我满意的成绩。感谢这些年来教导我们的教练,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不断进步;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始终在我背后提供帮助和支持。

周博睿(高二19班):感谢教练,感念化学宇宙的浩瀚。

未来探索,永不停歇。

卓越谦(高三20班):在学化竞的几年来,老师和教练在课堂上认真幽默的讲解,让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到了许多知识,在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每次我们出去学习考试,老师都陪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学习,他们是我的老师,更像我的亲人。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化竞的优渥条件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感谢同学们的互都互助,今后,我要把解化学题的技巧和方式用于其他学科,做到全面发展。

李思锦(高三20班):  时光匆匆,当走出决赛考场,长舒一口气时,回首望去,竟发现化学竞赛已然陪伴着我度过了大部分的中学时光,原来那些与难题死磕的夜晚、实验室里的笑声、赛前互相打气的拥抱,早已成了青春里最闪亮的沉淀。 如今摘得胜利的果实,我要感谢并肩作战的伙伴,你们让复杂的机理变得生动;致敬深夜批改试卷的老师,红笔圈出的每个细节都是成长的催化剂。而最想拥抱的,是那个在挫败后仍固执翻书的自己——原来坚持本身,就是最美的反应条件。化学竞赛的结束,并不是我学习道路的终点,而是下一段探索的起点。我会带着梦想继续前行,去遇见更好的自己,毕竟人生,本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连锁反应。

刘苇航(高二19班):感谢从南渝到南开各位老师和教练的陪伴、辛勤付出!感谢自己这一年的坚持和努力!

杨双齐(高三20班):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所有指导我的老师、支持我的家人伙伴。没有老师悉心的教导与关照,没有家人和同学的支持与鼓励,就不会有今天的我。银牌是肯定,更是鞭策。在竞赛学习的途中,我体会到了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的感觉,见证了纯粹的热爱,结交了五湖四海拥有相同志向的朋友。探索化学之美的旅程没有终点,未来我会在求知路上继续追寻光芒。

重庆南开中学未来课程中心秉承“公能”理念,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构建“知—情—志”三维一体的拔尖育人课程体系,实行“拔尖创新、六年一贯”培养模式,配备专职校内教练与外聘校外顶尖教练相结合的强大专业团队,通过精准教学、科学管理,实施小班化教学、定制化课程、双导师指导、特色化培养等,致力于让广大学子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

祝贺获奖同学!祝贺南开化学竞赛团队!感谢一直默默支持的老师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