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田祥平校长在“中国教育督导”公众平台发表文章:拥抱教育新时代,谱写基础教育新华章

12月16日,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重庆南开中学校长田祥平在“中国教育督导”公众平台发表有关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心得文章《拥抱教育新时代,谱写基础教育新华章》。文章结合重庆南开中学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际,系统阐述了在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新历史格局下,应当如何办好不忘初心、人民满意、铸魂育人、开放自信、均衡公平的基础教育。这篇文章,既是学校办学实践的精辟总结,又是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

以下是原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落下了帷幕。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召开的此次全会,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9大方面的远景目标,并确立了六大新主张。这些主张和目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时间表和施工图。其中,全会认为,要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要投入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新历史格局,书写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新史诗,应从坚守教育初心、树立发展理念、提升教育品质、培养世界眼光、真诚务实推广等方面,办好不忘初心、人民满意、铸魂育人、开放自信、均衡公平的基础教育。

图片1.jpg

1、锚定教育强国目标,办好不忘初心的基础教育

在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基础教育来说,仍是要坚守教育初心。基础教育的初心说到底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彻底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份时代考卷。基础教育是大中小一体化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的第一颗纽扣常在此扣紧,第一个梦想在此放飞,第一个良好习惯在此养成。因此,学校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是否厚实、稳固,关系到学生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才。我们要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不要作时时耕耘杏坛的“苦行僧”,但要成为关注教育变局、懂得教育创新、把握教育规律的“有心人”。特别是在新时代,我们的基础教育要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基础教育要自觉成为新发展格局重的内生变量,研究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国际与国内的循环。

一是把学生培养成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以回应并满足新时代对基础教育的政治需求。二是不断迅捷、高效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创新的活水,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量的需求、质的需求和结构需求。三是打造数以百计的基础教育高地名片,以回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对基础教育的文化需求。

图片2.jpg

南开特色选修课:通用航空模拟飞行

2、树立新发展理念,办好铸魂育人的基础教育

“十四五”规划建议从根本上说是新发展理念的“规划版”。基础教育要把新发展理念具体化,从顶层设计、内涵、外延、具体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扎实推进,以重新书写基础教育铸魂育人并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函数。具体说来,中学教育可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落实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基础教育部分的重要思想,用以引航基础教育,确保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性。

二是系统搭建育人体系,强化多学科协同育人机制。中学教育要特别重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座谈会上的讲话,加强思政学科在铸魂育人方面的基础作用,完善学校思政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学校重点倾斜并支持学校思政学科获取发展资源,建设中学生思潮影响学科研究群组,重点研判学生容易受到影响的社会思潮,并在课堂主阵地解决好学生的理论困惑、现实困惑和价值困惑。另外,其他学科组要挖掘学科教学文本、教学活动中内隐和外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优化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后勤管理、服务育人等环节的实施方式,让其落细、落小、落实,以更好启发学生,引领学生,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

三是联通学科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学校要善于内聚志,外借力,中引势,创新创造社会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将理论化归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统一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在学理反思中,坚定四个自信。

图片3.jpg

南开特色选修课:重庆风味美食制作

3、提升教育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人民满不满意是检验基础教育品质及其成色的根本标准。基础教育要以丰富性、灵活性、便捷性的高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的迫切需求。高品质的基础教育要以教育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改革创新,促进课程改革和育人创新的双联动,促成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双循环。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用教师研究力促成教育教学创新和改革。扎根一线的基础教育者,要发现教育教学的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集成草根课题,用研究成果创新教育教学高效模型。

二是普及、创新线上教育方式。线上教育作为线下教育的重要补充,其方式灵活,资源丰富,学习便捷,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线上教育可开展教师对学生点对点的学术指导,创设点对点的网络育人空间。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要形成联动,要把教与管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辅导、作业、考试、心理辅导的有机融合,形成教育管理的闭环。

三是丰富教育内容,为学生终身发展赋能。丰富的教育内容,高品质的教育资源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教育内容时时要与时代齐头并进,为此,各学校可以各学科组为依托,选拔人员建立课程创新开发小组。课程开发小组,以学生需求确定课程类别,开发富有学术特长、技能专业、素质综合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更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图片4.jpg

清华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试点基地

4、培养世界眼光,办好开放自信的基础教育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当前基础教育发展最大的环境。世界基础教育的大洋就在那里,中国基础教育最终要汇入大洋,我们要在借鉴中学习,在比对中发展,在发展中坚定。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瞬息万变,中国基础教育要进入世界前列,需要开放自信的基础教育。开放自信的基础教育需从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坚定发展信心,鼓足发展干劲。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信心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把握和教育发展趋势的前瞻,来自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来自于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真实印证,这些是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最大的底气。基础教育只要一以贯之党在新时代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和教育路线,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的内需,那基础教育就能在世界基础教育的大洋中扎稳民族的根,坚定发展的心,凝聚红色的魂。

二是谦虚笃行,保持开放学习的心态。西方基础教育有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学模型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可为我所用,我们要在历史对比中学,在贯通联系中学,在反思差距中学。各类学校可加强点对点、校对校、项目对项目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教育合作和交流,既让外国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见证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又让中国学生走向世界,在学习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树立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声音,凝聚中国力量,培育中国价值。

三是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中国基础教育要走在时代前列,中国要实现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广大教育人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不少险滩要闯,不少坡坎要爬,要持之以恒地聚焦世界教育教学的前沿,用创新驱动教育教学系统性、层次性改革,用新技术和多方位教育资源支撑生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生态,务实做好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图片5.jpg

南开学子在哈佛与世界青少年精英模拟G20

5、真诚务实推广,办好公平均衡的基础教育

公平均衡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建设教育强国,增进人民福祉的内在要求。推进教育均衡,实现城乡一体化要真诚务实推广和合作。

一是建立学区共同体,强化帮扶举措。以区域示范校、窗口校为依托,建立学区共同体,实现区域内,师资互派,学生共培,资源共享。示范校要帮助薄弱学校培养名师,制定名师、专家团队帮扶计划,可以校内名师工作室、课程创新基地、教研组为支点,根据帮扶学校确定的培养对象,实行定时跟踪,实时反馈。通过献课、听课、评课,帮助他们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生成教学主张。二是创新学习方式。在农村优化普及线上学习方式,示范校主动担纲,推出名师,名家讲堂,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建立云共享平台,把网络直播和课程录播相结合,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促生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三全”学习新生态。

图片6.jpg

南开中学学区共同体授牌

(文章来自“中国教育督导”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