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蓄能,公能星火成燎原之势丨重庆南开中学教共体成员校教师全员培训圆满收官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全市、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庆南开中学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能”教育理念为基石,秉持“开放协同、优质共享、内涵驱动、共荣共生”原则,着力构建理念共融、资源共享、研训联动、质量共进、特色发展的南开中学教育发展共同体。
今年3月至6月,重庆南开中学携手教共体成员校,开展成员校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培训聚焦管理共谋、集中培训、师徒结对、跟岗研修、活动共联、送培到校“六大路径”,系统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作为推进教共体“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学教研、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五个一体化的创新实践,该项目显著提升了区域教育品质与群众满意度!
管理共谋,协同发力
南开中学联合成员校成立专项工作组,精心绘制培训蓝图,明确职责分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目标达成。各成员校管理干部深度融入南开管理模式,参与南开中学和南渝中学行政办公会,系统学习其在战略规划、办学理念、教学改革、课程管理、文化建设、五育融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公能”精神的引领下,各成员校正逐步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
南开教共体成员校教师全员培训启动仪式
南开教共体成员校干部参加南渝中学行政办公会
集中培训,理念焕新
集中培训活动聚焦五大维度,共开展12场活动,为成员校教师搭建深度交流与专业跃升的平台。思想领航,引领教师锚定教育初心,共担育人使命;德育润心,解锁班级管理新思路,厚植“以生为本”育人情怀;课程创新,引领教师更新育人理念,探索育人新路径;教师发展,指明专业发展路径,助力专业素养提升;文化浸润,让成员校教师沉浸式感悟“公能”精神的文化底蕴,凝聚育人合力。
思想领航
重庆南开中学党委书记、教共体总校长 冉孟凯 《新时代,老师好!》
重庆南渝中学执行校长 姚显荣 《公能教育,南开文化》
德育润心
重庆南渝中学副校长,重庆南开五云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唐晓玲 《在琐碎中见星辰——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与责任》
重庆南渝中学学生处主任 胡小波 《公能德育:相信“看见”的力量》
重庆南渝中学团委书记 崔相民 《团队建设促发展,公能育人谱新篇》
重庆南渝中学初一年级主任 周华 《践行教育家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
重庆南渝中学资深班主任 滕颖 《从“管理”到“赋能——班主任职责与创新班级管理》
重庆南渝中学骨干教师 邱子珈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课程创新
重庆南渝中学副校长、重庆南开大学城第三中学校党总支书记 李先全 《人工智能赋能学校项目化融合课程》
重庆南渝中学科创中心主任 陈超 《校本科学课程构建与实施》
教师成长
重庆南渝中学副校长 何琛 《走更远的路,看更美的景》
重庆南渝中学教科处主任 李英杰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文化浸润
教师们在古朴建筑、墨香长廊与特色景观中漫步,沉浸式回顾南开发展历程,感悟“公能”文化底蕴。
南开教共体成员教师参观南开中学
南开教共体成员教师参观南渝中学
师徒结对,匠心传承
学校持续深化结对共建活动,遴选骨干名师担任教共体成长导师,建立“1位导师+1个教研组”的帮带模式,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等14大学科。成员校教师深入南开中学、南渝中学课堂,学习教学方法,提升实践能力;每周深度参与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设计,共享优质资源,推动理念更新,开启专业成长新篇章。
南开教共体成长导师会
跟岗研修,教研共生
南开中学教共体跟岗研修以“沉浸式体验+精准化培育”为核心。深度融入,沉浸体验,成员校教师全方位参与日常教学、课题研讨、管理实践及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入教研生态。通过随堂听课、参与集体备课、观摩特色课程开发,成员校教师不仅能近距离学习名师教学技巧,还能深度感知校园文化内核,在耳濡目染中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按需定制,精准赋能,依托成员校教师专业需求与发展目标,学校定制学科教学策略优化、课堂创新模式构建、师生互动效能提升等专项研修方案,通过“理论授课+案例剖析+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成员校教师将前沿教育理论深度转化为实践能力。
南开教共体成员校教师参加南渝中学初三班主任例会
南开教共体成员校教师参加南渝中学初2025届班主任总结会
活动共联,拓宽视野
南开中学教共体实行教研、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常态化联合开展各类活动。促进跨区域交流,成员校教师参与“江河史话,撷英同行”中原名师研修、“深度求索 月异日新”AI·NK教育大模型启动仪式、语文卓越课堂建设研讨会、成渝双城经济圈数学研讨会、班主任工作总结会、体育表彰大会暨运动队退队仪式、“公能杯”青年教师演讲比赛......这些跨区域、跨学科、聚焦前沿的活动,极大地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校际间的深度交流与碰撞,为教学教研注入了新活力。
送培到校,全域共享
南开中学充分发挥领办校的引领作用,组织院士专家、科学大咖、管理干部、名师骨干组成“精英讲师团”,主动下沉、按需送培,精准覆盖教师发展、育人艺术、学科深耕、文化浸润、高考攻坚等核心需求。南开教共体的“送培到校”活动,实现资源“主题化、模块化、精准化”输送,为成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重庆南开中学党委书记冉孟凯,重庆南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南渝中学党委书记肖力多次走进南开教共体成员校调研并指导工作
南渝中学执行校长姚显荣走进南开教共体成员校作讲座
多名南开中学名师走进南开教共体成员校作讲座
多名南渝中学优秀教师代表走进南开教共体成员校开展主题讲座
学生受益,成长提质
南开中学教共体建设最显著的成效,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与变化上。资源共享,筑梦启航,成员校学子走进南开中学、南渝中学研学,通过实地探访、深度对话、课堂体验,感受南开魅力。院士讲坛、选修课、科技节、话剧节、i劳动创意集市等特色活动向成员校学生全面开放,这不仅点燃了学生们的兴趣火花,更让孩子们在深度参与中传承南开“公能”精神,助力全面发展。课堂焕新,活力绽放,丰富的共享资源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兴趣浓了、自信足了,这份成长的喜悦也传递给了家长!
重庆南开大学城第三中学校聂宁同学:每周到南渝上选修课,是我成长中难能可贵的体验。南渝中学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让我深刻感受到科学的奇妙。
重庆南开六十八中学杨惜淳同学:在南开班,我学会了以更踏实的态度对待学习,以更严谨的思维处理问题,十分感谢学校的培育和老师们的教导!
重庆南开五云学校周语桐同学:南渝中学的课堂更像一场奇妙的探险——元培课程里,我们在辩论中碰撞思想;体育课上,双截棍与笑声一起跃动;巧匠工坊里,指尖的木屑都带着创造的温度。教共体搭起的桥梁,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重庆荣昌中学贺思语同学: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南渝中学,参与劳动集市。家乡的非遗文化是荣昌和世界联系的桥梁,也是我们和南渝师生友谊的见证。一把又一把的折扇从我们的手中递出,收获了一张张热情的笑脸。
重庆南开五云学校王祉懿同学家长:加入教共体后,孩子嘴边总挂着“南开”“南渝”。她把“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写在笔记本扉页,那字像颗种子发了芽。从前写作业潦草应付,如今一笔一划写完还检查,说:“‘日新月异’就是每天好一点。”
重庆南开大学城第三中学校陈佳鑫同学家长:加入南开教共体后,孩子的成长远超预期。原本学习被动的孩子,因教共体创新的教研生态而改变。优质师资深度交流,融合拓展多元资源,将知识转化为吸引人的探索场域,驱动孩子主动钻研。身为家长,幸逢如此育人契机,满心期待孩子在教共体滋养下,续写更多成长华章。
重庆南开中学教共体成员校全员培训通过系统的研训联动、项目引领、文化浸润,提升了成员校的课程领导力、教学创新力、教师专业力和办学活力。南开中学教共体将继续以“公能”精神为引领,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引擎,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尺,持续深化共建共享,创新体制机制,让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有序辐射、精准共享,整体提升成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唱好“协同曲”,建好“教共体”!相信这燎原的“公能”星火,必将照亮沙坪坝区乃至重庆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壮阔征程,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
教师成长心得
扎根南渝教研沃土,我深感南开教共体的温暖力量。备战区展示课时,王睿副校长、舒梁竹老师等专家倾囊相授,逐字帮我磨课,助我底气十足;日常数学教研和班主任例会,南渝团队开诚共享,让我如获“智囊团”,带回了“金点子”;更感恩教共体的托举,让我沉浸式参与成渝初中数学教学盛会,亲沐两地专家前沿理念与名师鲜活案例,极大拓宽了教学视野与格局。教共体赋予的力量,成为我专业发展的强大后盾,让我在育人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重庆南开大学城第三中学校教师郭语嫣
教共体像一缕风,把南开的文脉吹进了五云的课堂。
走进南开中学,校训石上的“允公允能”似有回声,百年光阴里的教育热忱,顺着指尖的温度漫过来。南渝的培训课上,每片教案纸都散发着“日新月异”的墨香,那些灵动的教学设计,是教育者写给时光的诗。
带学生研学那天,看他们在张伯苓雕像前驻足凝视,在南渝诵读比赛里把校史念得滚烫,忽然懂了:教共体传递的不只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精神的接力。当我们把学到的理念融进日常教学,看着学生眼里燃起同频的光,便知这份联结早已生根——教育者的使命,原是让优质的火种,在更多土壤里燎原。
——重庆南开五云学校教师申文利
在教共体平台上,我于教研、跟岗中收获良多。舒梁竹老师带我参与初一数学教研,从备课到磨课,助我夯实专业能力;跟岗时,她对课堂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体会到严谨的工作态度。不仅学会了用生活实例破解数学难点,也更懂如何关注学生思维过程。这段师徒情,是我教学路上的宝贵助力。
——重庆南开六十八中学校教师侯渝
集中培训时,两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从心理学、脑科学及精细化管理角度,围绕“特殊学生帮扶策略”“数字化工具在班级管理的应用”开展案例研讨,分享实操方法。现场青年教师积极提问交流,活动实现管理经验系统化传递,搭建教共体交流平台,为提升班级管理精细化水平提供实践范例。活动中,我深受启发:班级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是“以心育人”的深耕。
——重庆荣昌中学教师段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