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师亮相、骨干分享、AI演示……丨南开中学教育集团新学年教职工大会举行
春风化雨润桃李,公能薪火启新篇。8月29日,南开中学教育集团新学年教职工大会在大礼堂举行。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初心,共商发展大计。大会以“聚新力、享经验、启新程”为脉络,通过新进教师亮相、骨干教师分享、AI模型演示等环节,展现南开人在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向光而行的精神风貌。
杏坛新师 筑梦南开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南开的教育土壤,因每一份新鲜力量的融入而更具活力;南开的育人使命,也因所有人的携手并肩而更显厚重。会上,今年新加入南开大家庭的83位教职工以教研组或部门的形式集体亮相,现场掌声雷动。
骨干担当 逐光而行
曹伶雪:浸润成长 淬炼绽放
“好的教育故事源于真实,贵在反思,成于共情。”南开两江中学班主任曹伶雪以平台赋能——承“陶铸”之功、叙事启智——炼育人之慧为主线,生动阐释自己的育人故事。作为“陶铸”研修课程的受益者,她在重庆市教育故事交流比赛完成专业蜕变——从忐忑备赛到从容展现,背后是学校导师团逐字打磨的匠心,是工作室智囊团深夜研讨的灯光,更是公能精神在新时代班主任身上的鲜活注脚。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用心灵看见心灵。”曹伶雪的“教育素材库”珍藏着学生的打油诗、书信贺卡中的真情“告白”、家校沟通的暖心记录。“最头疼的时刻往往藏着最好的故事。”她以转化孤僻学生小晨的经历为例,强调带着温度的教育叙事,不仅成为班级管理的“金钥匙”,更让她收获了“重庆市优秀班主任”的殊荣。
谭悦:以团队铸匠心 在赛课中超越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南开(融侨)中学语文教师谭悦用心理学家荣格的I + WE = FULLY公式揭开赛课团队的成功密码。从校优质课比赛的初露锋芒,到市赛夺魁,再到全国“语参杯”特等奖的“断层领先”,她的成长轨迹正是南开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完美注脚。
“赛课是冰山一角,上好每节课才是教师的永恒追求。”谭悦特别提到跨学科磨课的魔力:数学老师帮她设计逻辑链条,艺术老师指导板书美学,信息技术老师开发互动课件,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协作,让课堂绽放出多元魅力。正如她所言“南开的赛课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群教育理想主义者的星辰大海。”
王熙蕾:以初心致匠心,在修行中绽放
“教育不是一味地输出,而是一场终身的修行。”南渝中学语文教师王熙蕾以“承公能之志,笃新异之行”为题分享六年教学生涯的成长心路。初登讲台时,督导听课的忐忑、学生提问的犀利……都曾是压在她心头的巨石。但她深知,与其困于焦虑,不如破局而行。教学之路,本就是一个在重复中精进、在细微处用心的过程。她坚持向经典学习、向榜样学习、向学生学习……逐渐找到教学密钥,在跨学科养分中浇灌出独特教学风格。
“当我们俯身倾听花开之声时,自己早已置身花园。”王熙蕾特别分享了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在两届语文话剧节中,她从亲力亲为到放手赋能,见证了学生创造力的惊人绽放。班级新闻报的墨香、诗词大会的雅韵、演讲比赛的激情,这些打破传统课堂边界的尝试,让她深刻领悟到:教育是让思想自由生长的艺术。如今的她,已从害怕"推门听课"蜕变为期待专业审视,在"重基础、有计划、细思考、常陪伴"的十二字箴言中,书写着青年教师的成长答卷。
AI·NK 数智赋能
今年6月,南开中学成功立项“重庆市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试点学校培育项目”。南开中学教育集团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开班仪式在会上同步举行。
南开中学现教中心主任雷扬现场介绍和演示了南开“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系统。他从“四有·五品”课堂的底层逻辑出发,系统介绍了“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系统的逻辑建构、技术锚点、逻辑架构和特色与优势。他谈到,在南开“四有·五品”课堂智能评价体系中,AI绝非简单替代人力,而是重构评价逻辑的核心力量。AI技术聚焦更持久,捕捉课堂动态更精准,维度更丰富,解释更准确,反馈更及时,将“理念-证据”的认知鸿沟转化为可观察、可验证的闭环。AI让评价从“模糊判断”升级为“数据驱动”,不仅实现“过程——结果”一体化校准,更联动课程优化、教师成长,推动课堂从“批量塑造品格”到“精准提升素养”的质变,让“四有·五品”从框架落地为真实教育生产力。
领航之声 擘画未来
吕珍律结合南开校史与教育实践,从教师素养、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三方面为新学年教育工作定向。他强调南开教师要兼具“前瞻眼光”与“性灵启发”。既要着眼学生长远发展,更要“走心”教学,增强学生的收获感与幸福感。在教学方法上,他倡导传承张伯苓老校长的“自动教学法”,通过营造开放校风、科学训练、树立高远志向,引导学生“自用其思想”,培养自律态度、自觉行动与自主性格,实现“自力求学、独立负责”。在师生关系上,他以喻传鉴校长《我之十大信条》《爱生十诫》举例,强调教师要顺应教育新形势,以身作则成为品德楷模,秉持“不厌不倦”的责任意识,确保每个学生进步,以热忱激发学生内驱力。
肖力在教学工作部署中强调,全校教职工要精准把握南开教育的“得分点”,明确自身工作站位,同步实现理念与技术的双重更新,推动AI辅助教学从“营养液”向“饮用水”转变。他特别强调,“有主见的教学是当下稀缺的教育品质。”教师应坚守教育自主性,避免沦为技术或模式的“执行者”,而要成为教学创新的“主导者”。他呼吁全体教职工持续追问教育本质:“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成绩?”既要关注学生学业发展,更要回归育人初心,以有温度、有深度的教学实践,推动南开教育高质量发展。
冉孟凯强调,新时代教师需兼具“定力、情怀与温度”——以定力坚守教育初心,不为短期功利动摇育人立场;以情怀厚植教育热爱,用真心贴近学生成长;以温度传递教育力量,让课堂成为滋养心灵的港湾。“公能精神是南开教育的根与魂。”他提出,南开教师既要做有独立思考的教育者,又要做善用智慧的创新者,更要做务实执行的行动者,要以深厚教育情怀与专业坚守,推动南开中学教育集团行稳致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