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校务党务

秋光为序 共启新程丨重庆南开中学举行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秋光已泛,序启新程。91日上午,重庆南开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在运动场举行,全体师生共启新学期。

党委书记冉孟凯为2028届新高一学生代表佩戴青莲紫校徽,赠送《知爱南开》书册。佩戴校徽,寓意着身份的归属,从此青莲紫校徽所寓含的“出淤而不染,行方而智圆”的精神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传读《知爱南开》,是因为理解而热爱,才能行胜于言,用公能精神服务社会。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新学年,全体师生需要树立新的志向,以此不断厚积进取。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力以《祖国的每一段历史都与我们紧密相连》为题在开学典礼上致辞,将南开历史、南开精神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号召全体南开人接续奋斗,共赴新程。

祖国的每一段历史都与我们紧密相连——校长肖力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

九月第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意味着正式开启新学年,迎来新同学。在此,欢迎2028届的同学们加入南开大家庭!

我记得《人民日报》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同学们怀着梦想,在求学的道路上步步攀登;同学们享有幸福,在岁月静好的时代慢慢成长。这是现世的安稳,更是家国历史给予的深厚福祉。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屈辱史、苦难史、抗争史、奋斗史,几代人的血汗、智慧、团结、信仰铸就出今天的盛世中国。我们之所以深情地致敬历史,诚挚地感恩先辈,是因为祖国的每一段历史都与我们紧密相连。

同学们,93日,国家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身为重庆南开的学生,要知过往,敬历史;要树信仰,立当下。19369月,重庆南开中学就在这块球场上正式开学,这是一所因抗战而建,因国难而生的学校。在重庆大轰炸期间,学校的多处楼馆被震裂,但“越难越开”的南开,与“愈炸愈勇”的重庆,都始终坚守着民族的大义与国人的忠勇。193919日,南开校友周恩来应张伯苓校长和南开校友会的邀请,与邓颖超从机房街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来南开午晴堂做联合抗战的报告,周恩来结合时政,对“允公允能”的校训做了这样的解释:“在当前,公就是抗战;能就是学习,就是学好抗日的本领。我们要把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望各位校友发扬这种可贵的南开精神,为抗战建国而努力!”同学们,任何时候,南开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中华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忘我”升华“自我”,把个人细流汇入国家山河。院士墙上的院士校友们以高尚的科学家精神矢志报国,南楼前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的勇士们以鲜血捍卫信仰。

新时代的南开毕业生,踊跃选择与国家战略相关的专业,国家强基、国防军工、民生产业、科技前沿,都展现了南开学生的志存高远与报国热忱。今年6月,2007届校友、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也鲁听说南开要拜望毛二可院士校友,便欣然随老师们一同前往。2006年毛二可院士来南开演讲,启发了曾也鲁在无线遥感领域的志趣,多年以后,后辈用坚毅的选择与卓越的贡献致敬前辈。这不仅仅是两代南开人专业领域上的交汇,这也是南开精神在家国信仰上的传承。今年,西湖大学的开学典礼上,20251班的潘梦垚同学在新生代表发言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理想的思考:“长期不窥园的我们,尚未真正地拥抱生活,我们的生命体验不足以支撑我们锚定一生的航向。”学长的困惑,也是你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但如果把周恩来总理在午晴堂中的慷慨激励与你们的成长联系起来,就不难发现,把人生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学,就有了支撑;志,就有了方向;力,就有了源泉。

同学们,学段进阶的挑战,学业攻关的难题,关乎技能,更关乎精神。要想拥有攻坚克难的精神,不要只把眼睛放在书本上,还要把视野投放到社会生活中。要常常思考,哪些是民生所需,哪些是国家所急,哪些是未来所备。重庆南开的第二任校长喻传鉴先生有一句话说得透彻:“‘公能’二字,为全校精神之所寄,先生之所施教,本此二字;学生之所努力,本此二字。” 

同学们,1935917日,张伯苓校长在南开大学的“始业式”上提出了著名的“爱国三问”,到今年正好90年。身为新时代的南开人,需要怎样来回答老校长的提问,这是每一届南开人都需要继续深度思考的问题。毕竟,历史从来没有远去,那些在历史中踏出来的道路,就是我们今天走着的路;那些历史中拼出来的精神,就是我们一直传承的精神。

你们,是历史的未来,也是未来的历史。这种前赴后继的历史书写,正是中华民族的“纪传体”。

祝同学们新学年学业有成,预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谢谢!

2028届学子王一涵代表新生作新学期演讲。她以“赓续光荣传统、坚定伟大信念”“修炼扎实学识、养成强健体魄”“锻炼服务意识,投身社会实践”为主线,激励所有南开学子实现自我价值,丰富人生篇章;传承南开之魂,弘毅公能之志。

传承南开之魂 弘毅公能之志——南开中学高一2 王一涵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一2班的王一涵。九月轻启,新旧相遇。非常荣幸,能在象征着收获与希望的初秋时节,与所有新同学和学长学姐们相遇沙南街一号,共赴新征程。这是一场幸运的相聚,九载奋楫争先,翻越学路上重重关山,终在此刻相会南开;这是一程盛大的同行,我们怀揣梦想,由老师引路,与同学携手,从此相互激荡,澎湃着对未来的期许。

当然,与我们同行的,不仅有身边的师长同窗,更有无数南开先贤。当我领略南开厚重的历史底蕴,我发觉,我们仍在路上,须放下往昔的傲气,以逐梦者的姿态,追寻南开公能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昂首立于校旗之下,传承南开之魂,弘毅公能之志。那么,作为新一代南开人,我们应如何在校园中不断提升自我,履行这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呢?

我认为,可从三个方面着力。

其一,传承南开之“魂”,当赓续光荣传统、坚定伟大信念。南开在抗战岁月,于艰难求索中昂扬“刚毅坚卓、弦歌不辍”的气节风骨;周恩来总理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强音,成为万千南开学子在救国、兴国、强国道路上苦苦求索、开拓奋进的精神灯塔。建校百年,风雨兼程,一代代南开人在追寻与叩问中坚定了深沉、持久、厚重的家国情怀。我们当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二,传承南开之“魂”,当修炼扎实学识、养成强健体魄。学问学识是我们为人为学的底气,更是实现梦想的基础。我们要利用优良的资源,多阅读、勤实践、广涉猎、勇创造。而健康是学习的基础,“强体魄”与“做学问”更是同等重要。南开始终注重“以体育人”的教育思想,我们也要在课余生活中,多多参加社团活动与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健全人格,在汗水中绽放青春。

其三,传承南开之“魂”,当锻炼服务意识,投身社会实践。这要求我们将“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南开传统,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我们在真实的劳动中砥砺身心,在火热的实践中厚植情怀,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江河。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在不负青春的同时,成就大我,赓续南开允公允能、奉献社会的精神血脉。

九月秋风起,少年奋发时。巴尔扎克曾言,“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成功,只有不断进取”。在未来的三年里,希望我们能心怀感恩,在南开圆梦:实现自我价值,丰富人生篇章;传承南开之魂,弘毅公能之志。

 

新学期,饱含新能量;

新学期,孕育新梦想;

新学期,锚定新方向。

 

希望全体南开师生

努力塑造自我,志存日新;

始终心怀天下,情系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