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教育集团2025年暑假致家长、同学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蝉鸣已起,属于学子们的盛夏正式启程。在这段可以自由舒展的时光里,期待同学们能以内在之眼自观心底之声。
苏格拉底两千年前曾告诫世界:“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同学们,读书不是吞下知识的饕餮盛宴,而是用思辨之火去点燃智慧之灯。这灯火,当照见校园围墙之外的无垠原野:它可以闪耀在社团活动的躬行实践里,流淌在志愿服务的街头巷陌间,凝聚在篮球跃动、书笔挥毫、实验碰撞时的专注微芒中……此般热爱的印记,终将成为你日后定义自我的独特坐标。知识只是土壤,而我们要种下的,是一棵有枝、有叶、有生命气息的真我之树。让假期成为你拓展人生经纬的过程,不妨去触摸泥土观察植物生长,或是记录街头巷尾的烟火故事,这些“无用”之事或许会成为滋养心灵的养分,让你在未来的某天突然明白——人生的答案,从来不在试卷的格子里。
我们从来都不完美,但行路中的我们却很美。柏拉图曾以洞穴喻示人间光影交织的真实常态。一点缺憾,一些挫折,并非价值的失光。同学们,或许你因考试的不尽人意而怅然,却可能在考后分析时清晰了沟通表达的特长;或许你在与他人的论辩中一时哑口无言,却可能无意中悄然雕琢了倾听的善意与换位的胸怀。正是这些棱角与斑驳,构筑起属于你自己那份不可复制的生命纹理与呼吸节奏。
不必为一时得失压缩了对自己与他人的宽容与接纳,当内心有了这般底气,我们眼中的世界自然宽阔而温暖:对亲人的絮叨不必较真输赢,试着看见唠叨深处温柔的忧虑;旁人不经意的沉默未必是冷傲,或许藏着他未向人言的负重心事。尝试用柔软的目光包裹身边人,亦是对自身美好存在的确认。
南开始终相信,教育的终极意义不是塑造完美的模板,而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星辰。当一个南开学子鼓起勇气踏上自观之旅,以会学习却不为学习的奴、不完美却皆美的人生态度向世界敞开双臂时,相信他一定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坐标。
假期,需要在校园以外的场景去寻找与世界新的联结点。享受探寻的乐趣,在与世界、与自我的对话中觅得更多的意义。书信后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阅读参考书目,以及心理成长的拾光计划,还有重新定义学习的跨学科实践,希望能给你的自观之旅提供有益的建议。金秋,你能收获一份笃定而独特的生命答卷:那上面有思考凿刻的痕迹,有热爱浇灌的葱茏,你悦纳自身每一缕纹理的坦荡笑容,映照着你以开放心胸拥抱世界的丰盈姿态。我们相信,当新学期的钟声敲响时,能够看到更从容、更坚定的自己。
顺颂夏安!
重庆南开中学教育集团
2025年7月4日
温馨提示:
附录一: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报到时间表
8月30日 | 上午8:00 | 高三年级报到 |
8月31日 | 上午8:00 | 高一年级报到 |
下午13:00 | 高二年级报到 | |
9月1日 | 正式行课 |
附录二:成绩查询与缴费报到
请通过移动端使用“重庆南开中学”校园APP,先完成教师评价,再进行成绩查询,并按时缴纳学费等相关费用。
缴费注册报到指南:请访问网站 http://nks.edu.cn/student/registration,也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微信扫描识别旁边的二维码。
附录三:综合素质评价
请各位同学使用网址(https://zhpj.cqjypg.com)或使用APP登录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查看“使用帮助“,熟悉操作流程,完成相关操作。发布本学期或之前的相关成长记录材料,填写各学期的“自我陈述”。(所有学生均已注册,若已忘记账号或密码,请联系班主任查询或重置)
附录四:社会劳动实践
同学们假期需积极参与社会劳动与家庭劳动,树立生活劳动观念,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并在http://www.nks.edu.cn重庆南开中学官网“数字资源”栏下载填写《社会生活劳动实践表》。
附录五:安全教育
夏季来临,请注意防暑热,做好防溺水、雷暴天气等季节性安全教育。同时,居家时注意科学、安全用气用电,并提醒孩子注意防诈骗电话、短信。
【防溺水安全】
注意“防溺水五不要”:①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私自下河(湖、塘等处)游泳;②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③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④不到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⑤不在河边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防雨防雷】
1. 防雨:如遇暴雨,①尽量不要出门,若必须外出,最好穿胶鞋,披雨衣。②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③远离围墙、广告牌和大树,以防意外发生。④遇强暴雨天气时,应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活动。⑤外出突遇暴雨时,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
2. 防雷:如遇雷暴,①应关闭门窗,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并拔掉插头。②不靠近水管、暖气管等导电物体,不拨打手机。③不在电线杆下,或带有金属物的旁边、高楼平台上停留,不在大树下躲避雷雨。④突遇雷电时,应立即下蹲降低自身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膝上,身体其它部位不要接触地面,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防诈骗】
请提醒孩子防网络、电话诈骗,不将个人或家人信息随意告知外人。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其他安全】
1. 加强出行交通安全教育,不乘坐资质不完善的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
2. 保持健康心态,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
3. 夏天炎热,规范家庭水电气的使用,不在森林使用明火,强化消防意识。
附录六:暑期心理成长——21天拾光计划
把人生写成诗,把生活过成画。这个夏天,我们一起用21天来证明:成长,就是把每个普通的日子,过成心动的模样。
【星光邀约】这个暑假,让我们用21天,每天记录三件微小却闪亮的好事。如一杯冰西瓜的甜、一次成功的解题、一个朋友的拥抱。每晚睡前,写下它们,让大脑学会自动捕捉幸福。
【拾光指南】记录:睡前3分钟,回忆当天3件好事(哪怕只是“雨后的空气很清新”)。
回味:重读你的记录,让温暖在心底停留。
坚持:21天后,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惊喜。
【时光馈赠】养成积极视角:大脑会主动搜寻美好。收获仪式感:平凡日子因记录而珍贵。
开学分享:请将打卡记录发送到邮箱:1794142756@qq.com,或者开学后,把作品交到学生处办公室。
附录七:重新定义学习,跨学科作业实践
致探险家们的一封信:开启你的“当代徐霞客”自然发现之旅!
亲爱的同学们与家长朋友们:
这个暑假,我们邀请每一位同学化身“当代徐霞客”,用科学家的眼睛观察山河,用探险家的脚步丈量大地!请在你与家人出游时,完成一项特别的跨学科任务——
用地理视角解读自然密码,用生物思维记录生命故事,共同绘制属于你的《中国自然奇遇档案》。
你的科考任务清单
1. 解码大地印记或书写生命档案(必做,至少4选1)
拍:用镜头捕捉地质奇观(如丹霞崖壁、喀斯特溶洞、河曲地貌)或人文地标(如梯田、古驿道、特色民居)。
要求:标注拍摄地点、时间与经纬度,并且对拍摄内容做出自己的解读。
采:在不破坏环境前提下,收集3类自然信物(每类仅取1份):
岩石/土壤:鸡蛋大小,标注采集地环境(如“武夷山红壤·常绿阔叶林下”)
植物标本:落叶/种子(非保护物种),记录树种与生境(如“黄山松·海拔1600m迎风坡”)
水体样本:30ml溪水/湖水(用密封瓶),注明水质感官特征(清澈/浑浊/气味)。
要求:标注采集时间、地点、类型、并对特点成因做简单解读。
记:发现2种有趣生物(动物/植物/真菌),用“三线笔记法”记录:
① 特征速写:形态/颜色/行为(如“翅鞘带金属光泽的叶甲虫”)
② 生境分析:它生活在什么环境?为何能适应此地?
③ 人类关联:当地人对它的利用或传说(采访居民更佳)
拓:尝试制作自然痕迹拓片(树皮纹理、叶片脉络):
将纸覆于物体,用铅笔斜涂拓印,标注物种名称(例:“香樟树皮龟裂纹拓片”)。
2. 跨学科创想:建造微缩自然(选做)
将采集的样本转化为科学艺术品!
参考方案A:生态瓶
用岩石分层模拟当地地质结构+土壤种植原生植物+水体样本
例:“武夷山迷你丹霞”瓶(红砂岩+苔藓+山涧水)
参考方案B:共生盘
用落叶/种子拼贴食物链图,附物种关系解说
例:“滇西北松萝-滇金丝猴”共生盘(松萝标本+猴群剪影)
三大行动准则
✅ 尊重自然:
不采集保护物种/景区禁止区域样本(采集前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取一还一”原则:每采集1份标本,捡走1处垃圾(拍照记录清洁行动)
✅ 安全第一:
岩石采集戴手套,水域样本家长陪同
标本密封存放,避免接触口鼻
✅ 创意表达:
文字说明可搭配诗画、短音频、手绘地图(如用方言讲述物种故事)
成果提交与荣誉
1. 档案册:将照片、标本、笔记整合成册(电子/实物均可),开学展示;
2. 专项表彰:
“徐霞客地理勋章”(最佳地质解读)
“法布尔生物勋章”(最详实生态记录)
“达芬奇创想勋章”(最佳微缩模型)
3. 终极奖励:优秀作品将入驻校园自然博物馆,并推荐至地理/生物期刊!
给家长的建议
这是一次让孩子在真实世界中学习的珍贵机会!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因为每一粒种子都藏着森林的密码,每一块岩石都刻着大地的史诗!
附录八:体育健康 暑假运动提示
运动有助于形体塑造和身心健康,但运动要遵循运动的规律才能发挥运动的积极作用。暑假里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上午10:00前和晚上19:00后是夏季比较适合运动的时段,要避免在高温下运动。
2.运动与吃饭互不干扰:运动跟吃饭的时间要离得远一点,吃饭前后半小时不运动,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3.丰富运动的选择:运动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球类运动,健身操、慢速有氧跑、跳绳和力量练习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4.控制运动的时间和强度:每次运动时长在30—60分钟为宜,强度不宜太大。要随时感知身体的状态,在身体有所不适的时候及时停下来休息,天气炎热还应适当缩短运动时间。
5.突出练习重点:夏天气温高,是练习柔韧性的绝佳时机,运动后对身体进行充分的拉伸既能放松身体,对柔韧性的提升效果也更显著。
6.注重补水:夏天运动要注重补水,少量多次地饮水,除了矿泉水外,还可以适量饮用运动饮料,补充糖分、盐分和矿物质,保障身体的需要。
附录九:厚积薄发:重庆南开中学大阅读参考书目(第三期)
语文 | |
初中 | 高中 |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 | 1.《乡土中国》费孝通 |
2.《世说新语》刘义庆 | 2.《汉字的魔方》葛兆光 |
3.《汪曾祺散文》汪曾祺 | 3.《美的历程》李泽厚 |
4.《周国平文集》周国平 | 4.《风流去》鲍鹏山 |
5.《狼图腾》姜戎 | 5.《高中议论文写作与逻辑思维训练》冯渊 |
数学 | |
初中 | 高中 |
1.《啊哈!原来如此》 马丁·加德纳 | 1.《尖叫的数学》 翁贝托·博塔兹尼 |
2.《可怕的数学》 卡尔坦·波斯基特 | 2.《统计数字会撒谎》 达莱尔·哈夫 |
3.《这才是好读的数学史》 比尔·伯林霍夫 | 3.《改变世界的17个方程》 伊恩·斯图尔特 |
4.《欢乐数学之疯狂微积分》 本·奥尔林 | 4.《天才引导的历程》 威廉·邓纳姆 |
5.《这很数学!毕达哥拉斯的趣味数学谜题》 扬·吉什拉尔 | 5.《魔鬼数学——大数据时代,数学思维的力量》 乔丹·艾伦伯格 |
英语 | |
初中 | 高中 |
1. Charlotte's Web E. B. White | 1. Restart Gordon Korman |
2. Holes Louis Sachar | 2. The Joy Luck Club Amy Tan |
3. Black Beauty(优选简写版) Anna Sewell | 3. The World I See Feifei Li |
4. FLipped Wendelin Van Draanen | 4. Born a Crime Trevor Noah |
5.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J. K. Rowling | 5.Percy Jackson and the Olympians: The Lightning Thief Rick Riordan |
物理 | |
初中 | 高中 |
1.《朱光亚传》奚启新 | 1.《发现之旅》托尼.赖斯 |
2.《从一到无穷大》乔治.伽莫夫 | 2.《费曼的物理学讲义》理查德费曼 |
3.《我身边的初中物理问题探索》黄恕伯 | 3.《不可思议的物理》加来道雄 |
4.《一分钟物理》中科院物理所 | 4.《上帝掷骰子吗》曹天元 |
初中 | 高中 |
1.《蜡烛的科学》迈克尔·法拉第 | 1.《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 |
2.《学化学来破案》陈伟民 | 2.《化学改变世界》弗兰克·A·冯·希佩尔 |
3.《如何用92种元素创造一个宇宙》阿德里安·丁格尔 | 3.《合成未来》丁奎岭 |
生物 | |
初中 | 高中 |
1.《树的秘密生活》 [英]科林·塔奇 | 1.《熊猫的拇指》斯蒂芬·杰伊·古尔德贾其坤 |
2.《所罗门王的指环》康拉德·洛伦兹 | 2.《一花一木一朝夕——水培植物》马立玄 |
3.《细胞生命的礼赞》刘易斯·托马斯 | 3.《诺奖往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史话》张铭 |
4.《肠子的小心思》 [德]朱莉娅·恩德斯 | 4.《生物是门科学-不可思议的生命探险》贾其坤 雷超 王昆 |
历史 | |
初中 | 高中 |
1.《典籍里的中国》左立 | 1.《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宋念申 |
2.《狗狗都市观》克里斯·皮尔逊 | 2.《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 |
3.《东吴帝国》司马路 | 3.《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斯文·贝克特 |
政治 | |
初中 | 高中 |
1.《小岛经济学》彼得·D.希夫 安德鲁·J.希夫 | 1.《哲学的故事》威尔.杜兰特 |
2.印度三部曲 奈保尔 | 2.《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吴敬琏 |
3.《可能性的艺术:比较政治学30讲》刘瑜 | |
地理 | |
初中 | 高中 |
1.《一天一朵云》加文·普雷特-平尼 | 1.《一天一朵云》加文·普雷特-平尼 |
2.《天气的秘密》特里斯坦·古利 | 2.《天气预报:一部科学探险史》彼得·穆尔 |
3.《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郝志新 | 3.《物候学》竺可桢,宛敏渭 |
体育 | |
初中 | 高中 |
1.《一的力量》布莱斯.考特尼 | 1.《终点线》宝拉·扎诺内尔 |
2.《跑步的力量》斯科特.道格拉斯 | 2. 青少年成长手册:体育篇 |
3.《心力》邓亚萍 | 3.《乔希的球场》夸迈·亚历山大 |
艺术 | |
初中 | 高中 |
1.《与小泽征尔对谈》村上春树 | 1.《音乐是怎样算成的》阿里·马奥尔 |
2.《细节》达尼埃尔·阿拉斯 | 2.《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贡布里希 |
3.《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巫鸿 | 3.《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巫鸿 |
技术 | |
初中 | 高中 |
1.《技术与文明》[美] 刘易斯·芒福德 | 1.《计算》作者: 吴翰清 |
2.《什么塑造了今天的编程世界》作者: 西乔 / 霍炬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结构: 万事万物为什么不会倒塌?》[英] J.E.戈登 |
3.《计算思维史话》作者: [英] 托尼·海依 / [英] 奎利·帕佩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3.《机器学习漫画小抄》作者: [美]克里斯·阿尔本(Chris Albon) |
心理 | |
初中 | 高中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当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