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祝福互动丨弦歌不辍,公能日新——写给重庆南开中学建校89周年

时节轮转,序至仲秋。山城风物依旧,黉门气象日新。重庆南开中学,在岁月的长河中又添一岁荣光,迎来了她89岁的生日。
时间回溯至1935年,张伯苓乘船入川,江流湍急,国难方殷。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面对山河破碎的中国,他写下《入川抒怀》:“大江东去我西来,北地愁云何日开?盼到蜀中寻乐土,为酬素志育英才。”这抹“育英才以救中国”的初心,穿越89载风雨,仍在今日南开的校园里激荡。
2025 年的重庆大剧院,由重庆南开中学出品的大型原创话剧《大江东去我西来》震撼公演。舞台之上,“爱国三问”再度响起——“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声声叩问,穿透岁月,至今仍激荡人心。时光里,师生共赴国难、教育救国的动人图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将我们拉回那个风雨如晦却信念如炬的年代。
今天,我们用一场演绎于当下的话剧,去追忆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去接续一场跨越百年的传承。在这方由舞台搭建的时光甬道里,我们回望89年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我们收获了让“南开精神”扎根于斯,成长于斯,勃发于斯的勇气和信心。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家国并济,公能日新。这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序章!


与时偕行,“数智”维新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南开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践行教育救国的理念。先辈之志,奋斗未止。时至今日,南开仍旧当仁不让,以“公能”之心,勇担教育新使命,奔赴“数智”新征程。
2025年,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南开人执楫奋进,用实干写下教育数字化的傲人答卷。我们以课堂改革为起点,破旧立新,立足 “一堂好课” ,完善 “四有・五品” 教学新主张,让理想课堂的模样愈发清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自主研发国内领先的 AI・NK 教育大模型,推出 “南南” 学伴与 “开开” 教伴,为师生搭建起数智化学习与教学的桥梁,引领探索数智赋能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学术交流为纽带,举办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四有·五品”课堂改革论坛,让 “追寻理想的课堂” 成为南开闪亮的教育名片,更邀数智领域的院士专家齐聚 “名师讲堂”“教师沙龙”,共话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未来,探寻数字化转型的现实路径,洞察GenAI、AI Agent 技术支持下未来学习的发展脉络,为师生打开前沿视野。
这一年,南开数字化建设再添荣光:获评全国首批“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培育学校”、重庆市“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试点学校”;8 月,教育部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行动启动活动在学校举办,近千名全国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与代表齐聚,见证南开数智经验的全景式亮相。
从烽火岁月的“教育救国” 到信息时代的“数智维新”,南开人始终坚持“公能”理念,始于课堂,发于技术,归于育人。在数智赋能教育的星辰大海中,这所历久弥新的学府,正以她独有的姿态,奔赴下一场山海,书写下一章辉煌。

教育部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领航行动启动活动


AI・NK 教育大模型发布仪式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四有·五品”课堂改革论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先贤箴言,在南开的育人实践中代代回响。
2025年9月,新学期的南开校园浸润着秋日的澄澈。开学典礼上,冉孟凯书记亲手为新生代表佩戴上青莲紫校徽——这抹专属南开的色彩,是身份的郑重赋予;还将《知爱南开》赠予学子,书页间的墨香,正寓意着“公能”精神的代代赓续。“开学第一课”上,肖力校长寄语全体班主任,“只有足够忍耐与等待,才能成为学生的心理依赖;唯有长久陪伴,方能沉淀长远情谊”;又以“向美而行,寻光而往” 叮嘱南开新人,鼓励学子在南开的成长中秉公用能、骎骎日新。这,正是南开独有的“志”与“勤”,既有仰望星空的理想,亦有脚踏实地的坚持。南开,从不喧哗,却自有回响;不事张扬,仍步履从容。这,既是南开的底色,更是南开人坚守教育的底气。
“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南开被誉为“中学里的大学”,拥有超越寻常的气度,有大格局,大气象,大胸怀。这份特质,在2025年的“南开讲坛”上愈发鲜明。丘成桐、施一公、韩杰才、席南华等学界泰斗相继走进校园,组成星光熠熠的“学术天团”,为南开师生带来了一场场沁润心灵的思想盛宴。在这里,你可以对话大师,触摸科技前沿,感悟巨匠风范,在问答互动间,不仅实现了与顶尖智慧的精神相遇,更在思想碰撞中打破认知边界,完成了学术视野与人生格局的双重塑造。
这一年里,南开依然踔厉奋发,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沃土上再创辉煌:五大学科竞赛中,荣获省级一等奖80余人次,30多人入选重庆代表队,斩获全国金牌近20枚,保送清华北大近30人;第40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师生斩获18项一等奖,乔典等3位同学入选重庆代表队,并在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8项大奖……南开,总有业绩让你期待!
在南开,卓越从来不只是少数人的拔尖,而是每一个生命的蓬勃生长;不只是学业成绩的单维高度,而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整体气象。“三点半,操场见”“戏园不只是娱乐场”,在南开,“公能”精神浸润着教育的每一寸土壤,它闪耀于学科竞赛的巅峰对决,也跃动在运动场上的每一次较量;它凝结在科技创新的大胆构想,也流淌在舞台剧作的深情凝望。从“雷雨”话剧节四十年不辍的人文坚守,到U17足球队全国亚军的竞技突破;从未来课程中心的贯通培养,到项目制校本选修课上的创意迸发……南开以丰富的课程体系与活动载体,为每一位学子搭建了发现自我、成就自我的宽广舞台。
午晴堂内,灯光璀璨,春风卷起舞台帷幕,梦想掠过少年肩头,演出虽有落幕,前路却无终点。这,正是南开教育最深厚的底蕴与最温暖的守候。

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到校指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对话南开学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大校长韩杰才引领学子筑梦航天

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带领师生探索数学璀璨星空

南开男足斩获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U17亚军
寸心耕读,星火燎原
从资深教师的躬身示范,到青年才俊的锐意进取;从“一校四点”的办学格局,到南开教共体的使命担当,南开教育人始终以教育强国为己任,共同谱写新时代的教育华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南开始终紧贴时代脉搏,以思想引领行动,以创新开拓格局。2025年,重庆南开中学教育发展共同体正式启航,重庆南开六十八中学校、綦江中学、荣昌中学等教共体单位相继挂牌,以协同之力推动教育均衡;南开数智教育联盟更通过课程共享、教研联动、评价协同、平台互通,实现后发先至,全面助推县域中学赋能提质,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南开力量。从 “教育救国” 到 “教育强国”,时代在变,南开人永恒的拳拳爱国心从未改变。
2025年,南开中学再添新誉:学校被评为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集体”、沙坪坝区“教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李先全同志被评为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毛小波、何春强老师获评区级先进个人;25位教师荣膺集团优秀青年教职工殊荣,数十位教师斩获教育教学竞赛全国、全市一等奖,多个课例获评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表彰见证过往的耕耘,奋斗指引未来的方向,南开人将继续“以寸心耕读,待星火燎原”,步履不停,光芒不息。

重庆南开中学教共体教育发展工作座谈会

优秀青年教职工表彰



敖羚峰、黄渝平、赵爽(由上到下)分别在全国、川渝、全市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得最高荣誉
八十九载春秋更迭,砖瓦草木早已镌刻下岁月的诗行。漫步南开,三友路的黄葛依旧亭亭如盖,桃李湖的水草依然摇曳生姿,行政楼外的爬山虎岁岁攀缘,南北楼书声琅琅,运动场步履生风,午晴堂鼓声起落……八十九载光阴荏苒,变的是来来往往的身影,不变的是每一个南开人对这方校园的独特记忆;变的是四季风光,不变的是“公能”的情怀和志向。
南开,是故事,也是历史;
是记忆,更是未来!
有中国,便有南开!
你在这里,南开便在这里!
南开一直在,南开永远在!
南开,八十九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