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友之窗

88校庆·追忆优秀校友丨1944级校友张存浩:三次受命“改行”,毕生报国“追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校友是母校永久的精神名片,母校是校友永远的心灵港湾。重庆南开中学建校88周年之际,学校官微特开设“追忆校友往昔,汲取精神力量”专栏,让全校师生充分了解优秀校友的奋斗历程与人生体验,更好激励教师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鞭策学子成长为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青年。

他有着书香门第的家世,也有留学海外的学术背景。他在建设新中国的号角声中回国,在困境中白手起家。他曾多次改行,而每次改行皆为国家而战。对他来说,科研就是他的生命,而他的生命只为一个目标——报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南开中学1944级校友张存浩先生的故事。

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曾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2016年1月4日国家天文台将编号为“1928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存浩星”。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振兴而奋斗”

1938年,张存浩入读重庆南开中学。在重庆南开中学就读时,受姑父、姑母影响,张存浩对物理、化学课情有独钟。当时国内抗战形势紧张,“天上轰炸机投下炸弹,地道里的人就那样活活被闷死”。近在咫尺的生死关头,屈辱中,张存浩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以后绝不能再让日本人这么欺负我们了!”报国的初心始于此。于是他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振兴而奋斗”。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张存浩料定,美国很快会阻止中国留学生归国,如果不能尽快回国,他的报国梦想也将破灭。姑母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国。但张存浩报国心切,局势紧张如此,他又怎肯留于敌国。10月12日,张存浩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放弃多家单位给出的丰厚待遇,离开旧金山,登上开往祖国的轮船。

张存浩回母校参加70周年校庆合影

张存浩回母校时在自己相框前合影

母校80周年校庆时张存浩接受采访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1951年,张存浩只身一人来到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开始科研报国的征程。刚到大连,张存浩便转了行。当时,偌大的中国只在玉门有片很小的油田,亟待建设的新中国面临着贫油的困境。为了解决国家亟需,刚进研究所的张存浩便投身到这项事业中。通过他们的研究,每立方米水煤气有效成分产率超过200克,显著超过国际最高水平。在产品分布、催化剂寿命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56年,这项研究获得我国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世纪50年代,为打破封锁与核威胁,中国着手准备造原子弹与人造卫星。火箭推进剂作为“两弹一星”的重要燃料来源,被提升到国防安全与尖端技术的层面之上。在这个时候,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的研究。张存浩作为负责人,带着一群人驻进山沟里。经过多年努力,张存浩与同事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1964年,项目成功收官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73年,张存浩第三次转行,发起组建激光化学实验室。半年内,实验室便将激光的功率从0.3瓦提升至100瓦,并在艰苦的环境下,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随后相继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和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

“我一辈子为了国家转行多次,放弃自己的科研兴趣,我从不后悔。我回来就是为了报国的。”这句话已经深深融入张存浩的血液中。当得知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这位曾历经人生波澜,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渐渐老去的老人,谦虚而真诚地说:“我认为这个奖不该颁给我,而是应该授予我们的集体,没有他们,我是什么都做不了的。

张存浩在午晴堂周恩来塑像前合影

张存浩为母校70周年校庆题词

“对人才的重视是无论如何也不为过的”

在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的十五年间,张存浩带领团队积极作为,争取国家最大的支持,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科学基金资助格局。大胆探索“九五”优先资助领域战略研究,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培养拔尖人才的孵化器、助推器,他曾表示,“对人才的重视是无论如何也不为过的。”20年时间里,3000多位杰出的青年科学家获得资助,已有近200位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谈及半个多世纪以来投身科研工作的感受时,张存浩表示:“一方面,自己通过参加一线工作,破除了对科学的神秘感和对西方科学的崇洋心理,大大树立了对自己的队伍和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在长达几十年的岁月里,坚持参加科研实践和讨论,做到了以苦为乐,并高兴地把科研当作了自己几乎全部的活动。”

干工作不能讲价钱,这是张存浩从比自己更年长的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到的美德,他表示,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科学发展60年,这是最值得年轻一代发扬光大的传统。时代发展了,应该在“国家需求”与“自由探索”间找到一个比例的平衡,鼓励“自由探索”,但科学从来就不是盲目的。

张存浩

2024年7月12日,张存浩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他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让我们在怀念中铭记,在铭记中前行,将张存浩院士的科学精神与高尚品德传承下去,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人间永放光芒!